愛的神學:多元視角下的探索與實踐
2024年春季論文發表會
會議時間
2024/4/1-2(週一、週二)
▍發表學者:本次由九位學者發表論文,分別是陳安安、王觀惠、林汶娟、阮凱文、譚國才、彭盛有、張治壽、洪詠茹、黃麗慧
時間配置:發表學者(30分鐘)、問答(15分鐘)
4月1日(一) | 4月2日(二) | |||
主持人:彭盛有博士 | 主持人:王觀惠博士 | |||
08:30 | 09:00 |
慷慨之愛: 論箴言書中智慧女子的愛與給予 發表學者:阮凱文博士 |
|||
休息 | ||||
09:30 | 10:00 |
聖靈就是愛: 奧古斯丁的聖靈論 發表學者:譚國才博士 |
|||
休息 | ||||
10:30 | 11:00 |
唯愛可信: 從巴爾塔薩的 Love Alone Is Credible 重估神學傳統的現代詮釋 發表學者:彭盛有博士 |
|||
14:00 | 14:10 |
開幕式-譚國才校長 | 11:15 | 14:00 |
午餐/休息時間
主持人:阮凱文博士 |
|
14:10 | 14:40 |
捨命的愛: 發表學者:陳安安博士 |
14:00 | 14:30 |
彼此相愛: 發表學者:張治壽牧師 |
|
休息 | ||||
15:10 | 15:40 |
愛的言說行動: 發表學者:王觀惠博士 |
15:00 | 15:30 |
愛的實踐: 以教牧關顧體現愛的神學 發表學者:洪詠茹博士 |
|
休息 | ||||
16:10 | 16:40 |
為愛而唱: 發表學者:林汶娟博士 |
16:00 | 16:30 |
呼召的愛: 傳道人的壓力、韌性與幸福 發表學者:黃麗慧博士 |
|
16:45 | 17:00 |
閉幕式-譚國才校長 |
發表學者:陳安安博士
摘要
約翰福音21:15–19中耶穌和彼得的互動長期以來一直是聖經解釋者的一個謎。除了這段經文的意思之外,我們還發現耶穌和彼得在希臘文中使用了不同「愛」的詞彙。由於英語和中文都沒有另外一個「愛」的詞,因此釋經者對agapaō和phileō之間的微妙差異有不同的解釋。
十九世紀的英國學者大多認為術語的變化是重要的。耶穌用agapaō來指神聖無條件的愛,而彼得則用phileō回答這個問題,這意味著他只準備以友誼性質的人類之愛來回應。
卡森(D. A. Carson)挑戰這種觀點,認為這是一種解經謬誤,其他一些人指出這兩個動詞及其同源名詞在語義上並沒有差異。相反,在耶穌和彼得的對話中交替使用agapaō和phileō只是反映了作者的寫作風格之變化。
David Shepherd 在他的文章〈「你愛我嗎?」以敘事批判重新評價約翰福音第二十一章十五至十七節中的ἀγαπάω和φιλέω〉指出,根據約翰福音十三至十七章,耶穌特別使用agapaō來強調祂要求彼得付出的愛是捨命的愛。彼得不明白這一點,他也沒有預備好為耶穌捨命。本文將證實此論點是合理的,並為理解耶穌和彼得之間的這段親密對話提供了一個理解經文的進路。
關鍵詞:愛、agapaō、phileō、約翰福音21:15–17、耶穌、彼得
發表學者:王觀惠博士
摘要
本研究著重於聖經研究領域內的典範轉移,尤其是指出自1990年代以降,聖經學術研究逐步從傳統的歷史批判方法轉向採納多元解釋途徑的趨勢,涵蓋符號學、敘事學、修辭學、意識形態批評以及言說行動理論等。本文旨在透過言說行動理論及敘事學的視角,重新詮釋約翰福音對於上帝之愛的論述。
言說行動理論(Speech Act Theory),由John Austin首倡,開創了一種語言行為的哲學新範疇。Austin的理論強調,言語不僅僅是對現實的描述,更重要的是其具有行動性質,即所謂的「執行用語」(performative language)。根據此理論,言說行動分為三類:言語行為(locutionary act),涉及說話的實際行為及其所指的對象;言外行動(illocutionary act),指言語所具有的功能及其產生的作用力,如陳述、問答、警告、命令或承諾;果效行動(perlocutionary act),關注言說對聽者或讀者產生的實際影響,包括情感、認知或行為上的改變。
本文以約翰福音中耶穌洗門徒腳的敘事為例,探討言說行動理論如何深化我們對於約翰福音中上帝愛之論述的理解。在此敘事中,約翰將耶穌的死與其愛的行為緊密聯繫。特別是在約翰福音三章十六節,該節不僅描述了上帝對人類的愛,更表明上帝正通過賜下祂的獨生子來實踐這一愛,彰顯了神的言行一致。耶穌透過具體的行動向門徒展現了他的愛。
綜上所述,言說行動理論為聖經詮釋學提供了一種創新視角,使我們得以更深入探討聖經敘事及其背後的神學含義,從而豐富了當代聖經學術研究的理論和實踐。
關鍵詞:上帝之愛、言說行動、先知象徵性行動、洗腳
發表學者:林汶娟博士
摘要
基督徒在各種聚會中唱詩是長久以來的信仰實踐。無論是耳熟能詳的經典歌謠,或是近代創作的新曲,藉著信仰群體的齊吟與傳唱,成為每位聖徒信仰生活中的養分,而兼具悟性與靈性的淺移默化能力的詩歌,更是傳遞教義及信仰精神的重要媒介。然而,隨著當代敬拜模式(contemporary worship)的崛起,敬拜讚美類型的詩歌漸成為主流,並越來越朝向音樂企業模式發展之際,會眾唱詩的功能和角色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這不僅使得原本為了促使信徒「口唱心和」的合一操練,演變成了禮拜音樂類型和風格之爭的「敬拜戰爭」(worship wars)。
有趣的是,關於會眾唱詩的爭議對浸禮宗教會而言並非頭一遭。由於初期浸禮宗教會禁止信徒在禮拜中唱詩,早在十七世紀,倫敦地區的特定救恩浸禮會,就已為會眾能否在禮拜中吟唱聖詩吵得不可開交,並在此過程中產生宗派的會眾唱詩神學觀,使會眾唱詩成為一項「從無到有」並進而蓬勃發展的信仰操練。浸信會不僅成為一眾清教徒教會開始在禮拜中唱詩的先鋒,並藉著會眾唱詩的實踐與推廣,強化宗派的聯合與意識。但是,當敬拜讚美風格成為會眾詩歌的主流,眾教會所唱的詩歌已經出現趨同現象的今日,不僅令人懷疑:教會是否還能夠在會眾唱詩中體會本身的宗派精神?
因此,本研究透過文獻梳理探討浸信教會在禮拜中唱詩的沿革,以理解在聚會中使用會眾詩歌的理念與原則,如何在發展的歷程中秉持初衷,展現出當代精神,並走入當代敬拜的潮流。藉著將此議題的關注點從「唱些什麼」轉移到「為什麼唱」,再次思想其中所彰顯的宗派理念,以及先賢們藉著會眾唱詩所展現出的信仰精神。此外,也藉以重新檢視並省思在當今文化敘事發生轉變的當下,浸信會的會眾唱詩應如何超越音樂和語言,持續為上帝、肢體和世人唱出「為愛而唱」的實踐。
關鍵詞:會眾詩歌、當代敬拜、浸信會、柯便雅憫、宗派特色
發表學者:阮凱文博士
摘要
箴言書一至九章使用情愛語言(erotic language)闡述「追求智慧」的主題,其中尤為著重文中讀者年輕人能與智慧女人發展愛的關係。智慧女人以慷慨吸引年輕人,不僅應允追求者諸多物質與心靈的益處,也激勵他對她的愛慕之意。本文旨在透過希伯來經文釋義,探討箴言書一至九章中智慧女人如何展現慷慨,並深入思考其對讀者的意涵。
研究顯示,智慧女人來到城市街頭向世人展示自己,並應許將她的訓誨如湧泉般毫無保留地傳達給凡願意聆聽的人(箴1:20–33)。她與耶和華親密(箴8:22–30),並擁有知識、謀略、富貴與尊榮,可以分享給謹守她的人(箴3:5–9; 8:12, 14)。她超凡卓越,價值遠勝金銀,但卻不似隱藏的財寶難以尋得(箴8:6–14)。她喜悅與世人同在,現身回應尋求她的人,也不吝以愛情回報那些愛她的人,甚至慨允他們擁有豐厚產業,直到府庫盈滿(箴8:17–21)。她大肆籌辦筵席又廣邀賓客,以珍饈佳釀體現她的待客之道(箴9:1–6)。此外,智慧女人亦協助追求智慧的人,在旅途中提供隨時隨處的指引、陪伴與保護(箴2:10–12; 4:6–9; 6:20–24)。
對於學習智慧的年輕人而言,智慧女人是富裕、優秀且誘人的女性,也是值得追求的對象。她主動邀請人們轉向她、尋求她,由此與她建立親密的愛情關係。透過她的大方給予,不僅能激發人渴望她的豐厚賞賜,也成為鼓勵人追求她的主要動力。故而,她的慷慨可謂「誘之以利」(Pathos of desire)的遊說策略。智慧女人的慷慨是免費的賞賜——不論是物質或心靈的利益,還是她自己。趁猶時未晚,凡是願意轉向她的人,便能獲得。
關鍵詞:智慧女人、追求智慧、慷慨、愛、誘之以利
發表學者:譚國才博士
摘要
奧古斯丁的聖靈論在教義史上最顯著的重要性就是其關於聖靈從出的「和子說」,意思是聖靈不只從聖父而出,並且也從子而出。但與「和子說」同樣重要並且緊密相關的是奧古斯丁視聖靈為上帝的愛。聖靈既是上帝對信徒的愛,他進一步肯定聖靈是聖父與聖子之間的愛。
本文旨在梳理奧古斯丁愛的聖靈論之釋經及邏輯脈絡。奧古斯丁之所以視聖靈為父與子的互愛,並非出於他的玄想,而是基於他的解經。首先他依據羅馬書肯定上帝將愛澆灌於信徒裡面是藉著聖靈。而因著約翰著作他又進一步肯定聖靈就是愛。本文首先要理解奧古斯丁之相關解經。保羅雖肯定聖靈將上帝的愛澆灌在信徒裡面,卻未明說這聖靈就是上帝的愛。約翰壹書雖宣告上帝就是愛,但亦未明說聖靈就是上帝的愛。奧古斯丁如何肯定聖靈就是上帝的愛,他的經文依據是什麼?
本文進一步要提問並試著回答:奧古斯丁為何要肯定聖靈就是上帝的愛?如此肯定有什麼教義上的必要性?又有什麼教牧上的重要性?而他之等同聖靈為上帝的愛,是否會使聖靈顯得是次於聖父與聖子,使聖靈比聖父與聖子較不俱位格性?
關鍵詞:奧古斯丁、聖靈論、三一論、上帝的愛
發表學者:彭盛有博士
摘要
本研究透過探討漢斯.烏爾斯.馮.巴爾塔薩(Hans Urs von Balthasar)的《唯愛可信》(Love Alone Is Credible)來重新理解神學傳統,特別強調將基督的愛放在神學思考的核心位置。巴爾塔薩認為,真正的神學不僅是學術討論,更應該深植於基督的愛之中,這種思想打破了我們對於傳統神學和哲學的常規理解。
本文從三個角度來探討基督的愛:首先,探討基督裡的愛如何與存在的邏各斯(logos of being)相連,指出基督的愛是理解和表達神學的根本途徑。接著,分析這種愛在神學家生活中的作用及其在神學表達中的重要性。最後,討論愛作為神學智慧原則的角色,以及它是如何保持神學的理性面貌。
研究表明,巴爾塔薩的「唯愛」理念試圖超越自由主義和後自由主義神學的局限,提出一個結合了深思熟慮的信仰(intellectus fidei)和真誠熱情的神學新模式。這種觀點不是單方面的「神學主義」,而是涵蓋了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的理解、恩典與自然的統一,以及神學與哲學的多元一致性。本文主張,通過這種方式,巴爾塔薩不只是將神的恩典放在了一個更高的位置,更重要的是,他通過「類比存有」(analogia entis)的思想重新審視了上帝和世界的關係。這種獨特的視角不僅為理解神學提供了新的途徑,也為基督教神學在普世範圍內的普遍相關性提供了堅實的支持。
關鍵詞:唯愛可信、啟示的愛、邏各斯、恩典、自然、存有類比
發表學者:張治壽牧師
摘要
「彼此相愛」是耶穌在受難前給門徒的新命令,也是多位使徒延續向不同處境之讀者的勸勉,尤其如眾所熟悉的約翰,除了在他寫的福音書首次提及,更在他的書信中反覆地勸勉他的讀者要「彼此相愛」。另外,如保羅在羅馬書和帖撒羅尼迦前後書,也分別強調要「彼此相愛」。然而,表面上看起來淺顯易懂的彼此相愛,指的是什麼樣的愛?與耶穌的新命令有甚麼關聯?又如何活出來?因此,本文的目的是要探討耶穌新命令在彼得前書中的意義,並檢視彼此相愛是基於耶穌的教導,無論是以ἀγάπη或φιλαδελφία字詞表達。此外,本文將從家庭語言的視角來探索彼得前書中,上帝家裡「彼此相愛」的意義,並提出當今上帝的兒女對彼此相愛模式的建議。
關鍵詞:彼此相愛、弟兄之愛、捨命的愛
發表學者:洪詠茹博士
摘要
「愛的神學」究竟意味著什麼?「神學」與「實踐」之間,「上帝之愛」與「教牧關顧」究竟有何關聯?本研究旨在闡述「愛的神學」如何在教牧關顧的實踐中得以體現,特別是探討「上帝之愛」與「教牧關顧」之間的深層關聯性。本文主張,上帝的愛不僅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更影響基督徒的日常生活與實踐。透過對道成肉身的耶穌基督,與其牧養關懷的具體行動,探索耶穌如何實踐神聖之愛,如何呈現愛的本質、彰顯聖愛的真諦,尤其是對邊緣化群體的恩慈與關懷,從而為基督徒提供了實踐上帝之愛的模範。
進一步地,本文論述教牧關顧的行動超越情感層面的交流,它是一種深具神學意義的生命互動,通過關懷、支持、引導和服侍,使信徒及未信者實際體驗到上帝的愛。因此,教牧關顧不僅提供個體實質的關懷,更開通了一條促進信仰群體彼此建造、互相連結,以及與他人和好、邁向成熟的途徑。因此,教牧關顧成為展現和傳遞上帝之愛的重要行動,既促進了個人的靈性發展,也強化了群體的凝聚力。
近年來,台灣教會對外展傳福音和教會增長越來越重視,但在這追求擴展帳幕的過程中,是否漸漸忽略了對信徒的牧養關懷?教會強調裝備信徒的門訓工作,使教會更多成為上課的場所,但這是否意味著對信徒的要求增多,團契與關懷的互動變得稀薄?在宣揚上帝之愛的同時,教會領袖和牧者們也要留意每一個神的兒女都需要被愛滋潤的事實。因此,本文呼籲教會在追求外展上帝之愛的同時,仍須看重教牧關顧的實踐,將之視為實現上帝之愛的重要途徑,通過教牧關顧的行動,促進個人與信仰群體在靈性上的共同成長和豐盛生命的實現。
關鍵詞:愛,行動,教牧關懷,教牧神學
發表學者:黃麗慧博士
摘要
教會與傳道人之間的關係,可以呈現兩者間彼此相愛的程度。筆者拜訪一位牧會近四十年,仍堅守牧養崗位的校友,看她熱情地與來參加主日崇拜的弟兄姊妹打招呼,對待每一位都像她自己的小孩。她喜樂又感恩的對我說:「我的會友好愛我!她們都好愛我!」筆者完全看不出她是一個正在與癌細胞搏鬥的病患。另一位傳道人,初入牧會禾場不到三年,卻無預警地不被續用,片面被迫成為離棄羊群的傳道人。除了自己心靈受創極需恢復之外,沒機會與牧養的小羊們說再見,讓她更擔憂不捨他們是否也因此受傷?一樣是被呼召跟隨主的傳道人,卻有非常不同的遭遇。浸信會的教會都是獨立自主運作,沒有監督、沒有階級的約束,傳道人牧會的壓力會因人、事、時、地、物的不同,造成不可思議的差異。本研究之目的在了解浸信會教會傳道人常見的壓力,他們因應人生壓力困難產生的韌性,與成為傳道人的幸福感。研究方法採用質性個別訪談,並以立意取樣的方式,邀請十位不同年資之牧會傳道參與研究。研究者透過半結構訪談大綱進行訪問,蒐集資訊分析並歸納受訪者的經歷與建言。研究結果可望成為神學院、神學生、以及教會在成全各自的角色與使命之參考。
關鍵詞:傳道人、壓力、韌性、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