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故事】釣魚人生——洪立民牧師

 

文/譚曾傳明

 

【魚的邂逅】

1956年夏,某日黃昏,埤塘遍佈的中壢。夏日驕陽褪去了正午的厲色,正展露它舒爽宜人的面容,清風送爽,更引得孩子們紛紛自家裡跑了出來,像㖭食最後一口冰淇淋,幾個三年級的小學生們正恣意並戀戀不捨地繞著一池池的魚塘嬉遊探險著,享受最後一抺餘暉下的歡樂。

「哇!有魚耶!」

「喂!你看,你看!這一池的魚好大唷!」

「真的耶,比隔壁那一池還大耶!」

「你看那裡,那隻冒起來的魚,牠的嘴巴像不像小花生氣時的嘴巴?哈哈哈!⋯⋯」

⋯⋯此起彼落的驚嘆、歡笑、諧謔聲一陣一陣,飄送在晚風中、夕陽下。

噗!啪!「哎唷!」一聲驚呼。

一尾大草魚竟自水面躍出,跳到小民的肚前,他本能地抓住,瞪大了眼看著這天下掉下來的禮物,不!是水裡冒出來的美物!

身邊的小伙伴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說了起來:

「好肥好大的魚噢!」

「借我摸一摸!」

「這是什麼魚?」

「小民,你發了!這麼一大尾魚!」

⋯⋯

在大家對著大魚一番品頭論足後,小民正色道:「別說了,我要拿回家給我媽。走!回家去!」

當晚,小民家的餐桌上多了一道美食,連隔壁的陳老師一家都被請來共啖這難得一嚐的紅燒草魚。

⋯⋯

以上,是洪立民與魚的初識。從此,他愛魚、愛釣魚。釣魚,成了他畢生的興趣嗜好,甚至專長。

 

【二代牧人】

洪文山、洪立民父子二代皆是牧師,二人皆是台灣浸信會神學院畢業(前者是第2屆、後者是第24屆),在台灣浸信會中實屬難能可貴。

「其實我比我父親還早進教會!」洪立民牧師笑言。

1954年、立民7歲時,被鄰里內一幢美崙美奐的建築、花園吸引,活潑好動的他帶著幾位同學翻牆潛入,想捉花園裡的紅蜻蜓來玩,結果蜻蜓沒抓成,反被建築物裡的老人家逮個正著,原來這紅瓦草坪的建築是一間教會,老人家是牧師,老牧師訓誡一番後,邀他們一伙孩子來教會參加兒童主日學活動,隔日,立民如約而至,就這樣,他成了家中第一個踏入教會的人。

隔年聖誕節,時任苗栗大成中學老師的父親洪文山在教導來自芬蘭的老宣教士中文,因而受邀參加教會的佈道會,決志信主,成為洪家第一代基督徒;約三年後,在上帝的感動呼召下,洪文山牧師放下教育工作,進入浸信會神學院,邁向全職傳道之路。

爸爸作了傳道人,立民更得參與教會各樣的活動了!1961年,14歲的立民在陳維屏老牧師的佈道會中決志信主。26歲時,在計志文牧師的呼召下,受聖靈感動決定獻身讀神學;二年後,再經唐崇榮牧師呼召,終於採取行動,放下英文老師的教職,於1975年進入浸神就讀,作了父親的學弟;三年的道學碩士課程完成後,31歲的立民畢業,開始全職事奉之路。

全職事奉的前14年,立民走的路與父親相仿——在台灣的教會擔任牧職。在這期間,他曾在浸信會聯會擔任國外差傳部的負責人,代表參加一些國際性的會議,經過一番調查研究,立民的視野打開了,心胸拓展了!他發現:德國的宣教工場有其獨特之處,值得投資,因為中國大陸的學者大半集中在美、英、加、德等國進修,這四國之中,德國的學人學者返回中國的比例最大;這意味著傳福音給德國的華人留學生學者,亦有助於中華大地的福音工作,這批知識份子回國後,極有可能在中國各行各業成為領袖,進而影響帶動中國的福音化。

心動不如行動。在德國柏林圍牆倒塌、東西德統一後的一年、1991年,上帝帶領立民全家踏上了一條異於他人的蹊徑——遠赴歐洲,成為浸聯會派駐德國的宣教士。

他與妻子長駐德國宣教,除了2000年至2004年赴加拿大牧會之外,時至2023年,近30年的歲月,他們仍堅守在德國的華人學者中,建立查經班、開拓教會,不住地傳福音、見証主。

 

【追趕跑跳】

夏日的德國,氣候宜人,陽光照射在萊比錫一幢幢典雅端莊的建築,置身在爽潔宜人、暱稱「小柏林」的的舊城區,令人禁不住放緩步調、放鬆心情。

看見遙遠的前方有一黑髮人漫步在街頭,立民像隻銳眼的飛鳶,不假思索,鎖定目標「大魚」,他立即邁開大步,緊追不放,在閃避許多路人、穿過一個十字路口後,立民終於攔住對方,氣喘吁吁地問:「請問,你是中國人嗎?Excuse me, are you Chinese? bist du Chinesisch?」

「No! No Chinese! ごめんなさい、私は日本人です。」對方滿臉疑惑地回道。

唉!認錯了,是日本人,不是華人!立民心想,他尷尬地跟對方致歉:「I’m sorry! …」

簡單攀談後,臨別時立民仍不忘遞給這位到德國旅遊的日本人一張福音單張;他數了數背包裡的單張,扣除今早發的36張單張,裡面還有14張福音單張哩!

來到異地他鄉向同胞宣教,立民採行的方法是到可能有華人出現的地方「釣魚」。他漸漸養成了習慣,隨身包包裡固定放著50張福音單張及名片,隨走隨發,隨行隨邀,隨時隨釣。

在歐洲的街頭巷尾,華人極易辨識,黑髮黃膚黑瞳者,七、八成是華人,教會裡好些人就是這樣「釣」來的;然而,還是有一、二成的黑髮人是來自亞洲的日、韓等民族,另外還有喜歡把頭髮染成黑色的德國年輕人,立民往往在一段追趕跑跳碰,便產生前述的尷尬的場景了!

「以前體力好,100公尺內看到黑頭髮的人,我一定追上去;現在年紀大了,跑得慢了,能追趕的距離也縮短了!」年逾七旬但精神矍鑠的立民自我揶揄道。

自2006年起,立民夫婦加入國際中華福音使命團(China Evangelistic Mission Ltd.),在差會及立民夫婦經年累月地奔波努力經營下,如今分別在德國9個城市建有3間華人教會、6個查經班。這一間間教會、查經班,多是在大街「釣魚」,追趕跑跳碰後生出來的。

 

【大量撒種、快速栽培】

據報導,全歐洲有超過150萬的華人,約有20萬的華人散居在德國各大小城市,其中華人留學生及學者約6萬人;留德學人中,碩士研究生佔70%,博士生佔10%,大學本科生佔20%,他們分別在200多所德國大學與科研學院就讀。因為分散,好些學校位在德國是小城,華人本就稀少,所以德國的華人教會、查經班多不大,這是德國華人教會、查經班的特色之一。

其次,德國不是移民國,留學生讀了幾年書就返回母國,「鐵打的校園、流水的學生」,立民夫婦面對的是來來去去、無法長久委身在教會裡的學人,所以教會雖小,流動極大、但信主後回到國內的學人學者卻對上層社會發揮了極大的影響力,約有數百人目前在國內各大學任教,這是當地華人福音事工的特色。流動雖大,挫折感雖多,但靠著主恩上加恩,力上加力,才能面對如此大的挑戰

「不!不是忍受,而是改變心態,轉換角度,不用傳統牧養教會的觀點來面對。」立民炯炯有神地分享他的心得:「我們教會人數雖少,但是信主受浸的人卻不少!我用『大量撒種、快速栽培』的策略來傳福音、栽培門徒。過去20多年來,也有為600多人施浸。」

大量撒種,就是讓每一名留學生在德期間,至少有一次聽福音的機會;快速栽培,就是對每一位信主者盡力栽培,藉著舉辦營會、查經、團契、⋯⋯,利用他們在留德的幾年期間快快地訓練,期使他們日後無論他們在哪裡,都能一生跟隨主,見証信仰。

 

【後現代的挑戰】

30多年來,隨著留學生面貎的轉變,在德國傳福音、牧養的方式策略也必須調整。

立民表示:1990年代傳福音的對象多是年齡較大的留學生,來自港澳台中等世界各地,他們難得出國留學,對基督教信仰充滿好奇心,故很容易接觸並傳福音給他們;今日的留學生90%來自中國,多為20幾歲的年輕人,這些後現代的年輕人,特徵是較前一代關注自我,他們大多成長於富裕的環境,對福音的興趣較低,故邀請他們到教會參加活動、聚會更加困難。

分別在亞洲(台灣)、美洲(加拿大)、歐洲(德國)三大洲歷練、牧會過的立民,觀察三地華人教會的差異,他發現:目前台灣的教會用幸福小組來傳福音,成效頗佳,在北美也推動得不錯,因為北美的基督徒不少是有經驗、愛主的基督徒,他們樂意付代價,願意開放家庭,所以效果也不錯;但幸福小組在歐洲就很難推動,因為歐洲的華人教會多是新信徒組成,加上歐洲的文化較封閉,一般人不輕易打開家庭、接待外人,所以幸福小組的傳福音策略在歐洲有些窒礙難行。

「但是,福音機會還是有的!例如:我們可以向思想較成熟的博士生傳福音,還有向難民傳福音⋯⋯」立民目光炯炯有神地說。

歌羅西書1章28節說:「我們傳揚他,是用諸般的智慧,勸戒各人,教導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裏完完全全地引到上帝面前。」

76歲了!立民仍然熱愛釣魚,勤於奔跑在福音前線。他懷裡依然揣著福音單張、教會名片,他仍然興緻勃勃地在想各式各樣的釣餌,他樂此不疲地運用諸般智慧,隨處釣魚、為上帝得人如魚。